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王理事长办学思想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汽车工程系近5年的发展规划。
二、汽车工程系目前的基本情况
1.现状分析
1.1目前汽车工程系具有部分熟悉汽车维修及制造技术的师资队伍。现有任课教师共计11名,其中专任教师8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技师1名,讲师及工程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4名,骨干教师2名,研究生3名,本科生5人。高级职称(含高级讲师)比例占5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0 %。能保证全部理论课和部分实践课教学的需要。
1.2实训基地基础:汽车工程系现有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学习、实践的基本条件,学院有电路电子实验室、计算机机房、钳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发动机底盘拆装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变速器拆装实训室等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
院外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有吉利四川新能源商务车汽车有限公司、南充市顺庆区卡博汽车生活馆、江西瑞德物流有限公司、大英县懿顺机动车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维也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亿蔚加车辆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橡塑实业有限公司大鹏橡胶粉厂等多家优秀企业。
2.存在的问题
2.1由于初期建校汽车类专业还不够全,目前只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现有的实验设施数量满足不了今后专业建设发展的需求。
2.2教师队伍存在结构问题,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教师偏少,现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偏少。
三、5年的发展目标
1.汽车工程系建设的思路
我校按照1+N+M办学模式,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建的全新的育人平台,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追求办学新工科特色和创造效益的双目标,教职工校企一体化双重岗位。办学双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企业)使命呈现利益多元化趋势,在肩负起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产业,增强学校自身造血功能的前提下,兼顾社会、股东和员工等各方利益,形成学校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从纯学校管理模式步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根据这一思路,提出我系的发展思路。
1.1从战略高度来定位我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中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方案与实施计划;按照我校的办学理念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校企一体化教学相融合,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用。
1.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工作的质量意识,切实将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落到实处。
1.3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重点。申报校级重点专业的建设项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3--5年申报为省级学科专业建设项目。
1.4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5加强科研工作,开展与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市区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2.专业建设的目标
3--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汽车工程系的专业建设将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2.1争取有1至2个专业或1--2门课程进入学院的重点建设行列;争取有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进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2.2依托重点专业的建设,筹建重点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2.3高职专业达到5个:《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5个专业。
2.4完善专业基础实验室及实验课程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校办企业的建设、加强校企的合作;力争系里开出的实验实训课与理论课达到1:1的比例,充分体现实际操作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
2.5教师达到45人,优化师资结构,专职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以上;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超过50%;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超过100%。
汽车工程系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与学校一道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到高职专科教育与高职本科教育的并重、以教学为主到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的转变。
3. 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
3.1专业实验室:汽车工程系将要建成的专业实验室有:发动机底盘拆装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变速器拆装实训室等。
3.2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实训基:新增汽车维修车间1个:汽车修复车间1个、汽车喷漆车间1个;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2 个。
四、具体措施
1.教学建设与改革
1.1专业建设:三至五年,汽车工程系将开办3--4个新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几年内汽车工程系一方面将鼓励年轻教师到重点院校相关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另一方面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加入师资队伍。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也将为新专业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
1.2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
1.2.1普通模式:根据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结合专业设置情况,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充分体现理实(企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进一步加强实践课教学,构造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平台;强调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应用能力比例。
2)按专业类别招生,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实行分类教育的模式,按照学生的能力、程度和意愿分专业进行模块教育,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从一年级起,帮助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职专业的学习,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动手能力,毕业时能有100%的学生获取双证或多证(毕业证、相应专业的技能等级证)。
5)与企业合作采取定制班式的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协商制定。
2.课程建设
2.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学院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显著提高实验实习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实验技术与手段。
2.2教材建设
1) 保证选用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2) 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自己动手编著、整合适宜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教材;
3) 对重点建设课程,做到教材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4) 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估和选用制度。
2.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通过派出调研、参加相关会议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其他高职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积极参与各级教改立项的申报工作,力争每年拿到1-2项校级项目;争取在5年内拿到一项省级的教改项目。
3)建立多媒体课件库、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达到100%;
2.4实践教学
2.4.1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及产业结构特点,动态地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习和参照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并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科学地进行教学体系设计。
2.4.2实验课程教学:学院在实验课程教学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是:
1)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独立超过8学时的进行单独设课,形成相对独立的授课、考核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
2)实训实施分级教学。实训教学力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采用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即分级制教学:
一级实验(基础实验):以基本实验训练的基础性、了解性为目的,开设以基础知识、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为主的实验项目。
二级实验(基本实验):以基本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为目的,开设以命题式、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项目。
3)所有基础实验课程,将采用网上预约选课、全院统一排课、分组循环、实验室及实验内容固定不动,学生教师流动的教学及管理形式;根据学院实验设施的实际情况,以自编书面教材为主,以电子教材为辅,加专题参考资料的形式建立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教材。
3.教学管理
3.1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在学院已有的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系上主管教学相关责任人和教研室主任的职责范围和任务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系上将继续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立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积极吸收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相关人员每年应至少完成一篇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
3.2教学质量控制:
3.2.1在学校已有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系实际建立一套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细则、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青年教师的上岗资格认证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评估体系和信息反馈、调控体系等);
3.2.2系室负责人要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抽查,通过与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的方式严格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3.2.3逐步实行和完善教考分离制度,建立试题库,建设考试中心;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
3.2.4加强对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实习报告等质量监控管理工作;
3.2.5实现教学管理过程的网络化,建立学院行政、教学、实训综合管理系统。
4.学风建设
4.1教师风范建设
通过加强平时对教师各种教学活动的评估,开展相关的研讨和学习活动,将教师风范与教师上岗资格挂钩,督促教师严谨教学,认真执教。
4.2学习风气建设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建设学生活动网站、建立研究小组、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对指导学生定期的引导、谈心等多种符合实际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建设,立求保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较长时间地、系统地参加到这些活动中去。
5.科学研究
5.1院系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科技合作,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混合体,达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双赢的良性局面,鼓励教学人员积极投身具有良好应用和市场前景的科研工作中去。
5.2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系上也要制定自己的科研论文、成果奖励办法,通过 5年的努力,系上教师力争发表核心期刊级别的学术论文达到2篇;科研课题1项。
6.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生师比18:1的教师规模,逐年配备符合教育、教学、管理需要的师资队伍。注重聘用行业专业人才作为教师或兼职教师。加快对青年教师高学历的培养,在3-5年内,使本系所有40岁以下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根据课程群,建设1-2个教学团队——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团队(4人)或机械制图教学团队(4人)。
7.实训室、校内工厂、实习基地的建设
系上还将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著名高校进行访学或短期进修;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到企业去锻炼学习;在企业引入高级技术人才加入我们的实训教师队伍队伍。
专业实验室建设主要根据专业课题要求,分别以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整型技术等专业为中心,建设学校汽车维修中心,对外开展汽车维修服务,对内开展实训教学,做到教师既要教学,又要当生产者和管理者,学生就是学徒和产业工人;逐步有选择的增加购入相应的生产、实训设施。并积极尝试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共建相关的专业实训室。
在实习基地方面建设,汽车工程系将争取本市所有与系学科专业有关的厂矿企事业单位都能成为系上的汽车专业实习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要建立相关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大力加强对学生实训操作能力素质的培养,五年后所建立的实训实习基地达到30个。